找到相关内容10484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顺治皇帝邀请第五世达赖喇嘛考

    达赖喇嘛为首的格鲁派及顾实汗造成了某种心理压力,以期能转入主动。 根据笔者的理解,清朝派往藏区的这批使臣的任务主要有两个方面,一方面“不分红黄到各寺”核实伊拉古克三呼图克图所提供的政教方面信息的可靠性,...

    李保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41577338.html
  • 明记宗旨 建立目标 不忘发心

    利乐有情的神圣事业,满心欢喜地为弘法利生而承担。   在做事的过程中,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,有时候好不容易做好一件事情,却遭到别人的误解,自己就会觉得很麻烦,感到很痛苦,甚至产生畏缩的心理。为什么呢?...

    学诚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42477361.html
  • 夷夏之辨与三教关系

    西夷怨;南征,北狄怨。”说明在商代就有“四夷”之分。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,边疆各族大规模内迁,在文化上本来处于先进地位的中原各诸侯国与诸夏杂处,面对“南夷与北狄交,中国不绝若线”的严峻形势,文化的、心理的...”的幌子,称号“太上”,是因为他们利用了民众的某些心理趣向如“贪寿忌夭”、“好色触情”、“肌革盈虚”、“避灾苦病”等,也利用了民俗中的“凭威恃武”等社会因素。有了这些条件,他们便借助灾醮符水、合气厌胜...

    刘立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482078568.html
  • 石头希迁大师参同契心要论

    心理学均只研究到上面六个识,七、八识就无涉及了。   第七识未那识。译为意.恐与第六意识相混而不译。它是六意识所依之根,向内执取第八识阿赖耶识为我,向外认识境界为实法。它的作用是执着有我,而恒审...

    曾琦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483778600.html
  • 《魏书·释老志》与初期中国佛教史的研究方法

    渐渐受中国人听众心理兴趣的反影响而逐渐中国化的一个原因。从“办食”两个字来看,这是没有依靠的组织,只好自己找饭吃。然而宗教必然首先要有组织的,要有纪律和制度,没有规矩不成方圆,就是一盘散沙。第二宗教要有...

    葛兆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82378746.html
  • 佛教与西夏文字的创制

    )”字,   以“不(篟)”字、“计(絍)”字、“惜(艎)”字合成“布施(簂)”字,   以“膝(毕)”字、“行(盎)”字、“手(聜)”字合成“爬(标)”字。   在一些表示状态(含心理)的西夏...

    张迎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90578800.html
  • 佛学问答——惟贤长老答

    14、有病怎么办? 答:病,一种从业生起,一种从生理上起,还有一种是从心理上起,要治病必须要佛法,佛陀就是大医王,佛法是阿伽陀药,阿伽陀药治身又治心,这是很重要的。具体办法呢,一是医疗,二是修心,两种...的病也治了,对身体也有好处,心理状态也就正常。从现在开始,就按我说的这个方法,照着做,保证不错。 至于说加持力的大小,就看你的心了。心要诚,心要远大,心要对佛菩萨恭敬,心要对众生悲悯,有这个心,哪怕你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64878881.html
  • 晚唐观音法门的开展——以敦煌莫高窟 161窟为中心的探讨

    浓烈的世俗意欲所冲淡,加上异族统治下的失衡心理,重视济拔苦难的观音信仰变得益形出色。观音题材的变化及其应用对于这个历史阶段具有相当的指标性,突显它承先启后的重要角色! 161窟凿建于晚唐初期,其窟型作用...

    郭祐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5479251.html
  • 论“政教关系”——“全球化”的宗教与当代中国

    未来历史的理解方式,在任何时期都会强烈地投合一般被压迫者与不幸者。圣奥古斯丁把这种方式应用於基督教,马克思则将其应用於社会主义。为了从心理上来理解马克思,我们应该运用下列的辞典:   亚威=辩证...

    卓新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454379424.html
  • “安于死而无愧”——朱熹生死智慧探微

    悲伤情绪;而在面对自我生命大限时,往往会有怨愤、恐惧、不舍、痛苦等等心理情绪的爆发。为此,朱子在生死问题的探讨上希望达到的目的是:让人们通过生死智慧的学习和践履,能够做到“安于死而无愧”,亦即由“惧死”...

    郑晓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312579486.html